边境增兵后, 苏杰生再对华提条件, 中印若想发展, 得靠中国先让步

胡麒牧观世界2024-03-27  158

在向中印边境增兵一万后,印度方面不仅不知收敛,反而挑起了中方的毛病。印度外长苏杰生就大言不惭地对中方提出了条件,表示中印两国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关系,得靠中国“先让一步”。

印度外长苏杰生

近日,印度外长苏杰生前往新加坡,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,会见了众多新加坡高层领导。紧接着,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一场讲座上,苏杰生却突然开始针对中印双边关系“大谈特谈”。

苏杰生声称,在经历了一系列边界争端后,中印两国关系要想继续向前发展,必须先恢复边境地区的稳定。苏杰生认为,在争议边界的局势稳定之前,中印双方会产生巨大的不信任感,在这种情况下,指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是“不合逻辑的”。

苏杰生还意味深长地表示,中印两国应该在已经达成共识的领域继续努力,寻求两国合作的平衡。苏杰生的话,明显是想暗示:中印两国将来究竟是合作还是对立,全看中方的选择。很显然,印方认为,如今中印关系的症结,主要就在于边境问题。

同时,苏杰生还特别指出,中印边境2020年的冲突,就是中方“不遵守协议”,破坏了两国之间的微妙平衡的结果。此前,在1975年到2020年,中印边境已经维持了长达45年的“和平与安宁”。

事实上,苏杰生的话完全是在歪曲事实。2020年6月发生的边境冲突责任完全在印方。

中印边境的中国士兵

当时,印方违反与中国的双边协议协定,跨越边境实控线蓄意挑衅,导致两国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,造成人员伤亡。中国方面为了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,以及推动局势降温缓和,始终保持了高度克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苏杰生近期的发言,在两个月前,印方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言论。当时,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,印度产业政策高级官员辛格向媒体透露,如果中印边境能够维持和平状态,印方可能会考虑,放宽对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严格审查制度。

同时,辛格还将中印边境的紧张态势,形容为两国间最大的“刺激因素”。不过,从印方当时的举动来看,辛格的言论不过是印方为了打压中企,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所扯的一块“遮羞布”。毕竟,对于在印度发展的外企,印度向来是养肥了就“杀”,在印外企想要保住自己的利润,可谓是难上加难。

这一次苏杰生的发言,和当时辛格的言论可谓是“如出一辙”,都是用边境问题做噱头,将两国僵持的责任都推到中方的身上,进而彰显印方的“宽容大度”。

印度产业政策高级官员辛格

另一方面,就在苏杰生发表此番言论之前,印方刚在边境地区做了不少“小动作”。日前,印度向中印边境地带增加了大约一万名士兵。不少媒体都认为,印方此举可能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量,想要通过展示自身力量,来实现其战略目的,通过对中方施加外交压力的方式,使印方在边界争议中占据谈判优势。

随后,印度总理莫迪还前往所谓的“阿鲁纳恰尔邦”,也就是中国的藏南地区,参与并主持了色拉隧道的开幕活动,这一活动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。因此,中方在第一时间就提出了严正交涉,强调该地区属于中国,并敦促印度尊重中国的领土主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,避免采取任何使边界问题复杂化的行动。

实际上,印方近期在边境地带的频繁动作,恰恰才是在为中印两国的关系,埋下更多不稳定的因素。也正是由于印方“高高在上”的错误态度,中印边境问题才迟迟没能改善。

从历史上看,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,但每一次与之相关的冲突,都是印方先挑起的。这一次,美方也站出来为印度“撑腰”。

美国国务院在近日公然表态称,美国认为所谓的“阿鲁纳恰尔邦”是属于印度的领土,其他国家不应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单方面的“领土主张”。美方这番表态,无疑表明,在中印边境问题上,美国选择站在印度一方,这也让印方在挑衅中国时,更加地“为所欲为”。

拜登和莫迪会面

值得注意的是,印方的小动作还远不止于此。在中菲南海冲突愈演愈烈之际,印方似乎也在蠢蠢欲动,想要插上一脚。在新加坡的行程刚一结束,苏杰生就立刻奔赴菲律宾,与菲方共同商讨“海事合作”。

同时,印菲两国的海岸警卫队也已经展开了联合演练。显然,印方不仅不想解决与中国的边境问题,反而还想在此基础上,制造更多的问题。

从当前局势来看,近些年来,中印边境的总体局势还是比较稳定,两国仍然在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着有效沟通。双方的军长级会谈也已经进行了21轮,并取得了一定进展。

针对中印边境问题,中方已经不止一次地回应过。中方一向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,来解决边界问题,反对任何单方面的挑衅行为和武力改变现状的做法。中方认为,边界问题不应影响中印关系的整体发展,鼓励双方着眼于战略合作与互利共赢的大局,增进互信,妥善处理分歧。

但同时,中方也多次强调,领土完整是中国不容分割的国家核心利益。如果印方执迷不悟,执意要和中方“硬碰硬”,中方也会用实际行动让印方心服口服。

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。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、谢谢。
0
最新回复(2)